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悠閒健走

埔里是個純樸的小地方。每次搭巴士下山的時候,看到車窗外的風景,都好想找一天可以慢慢地在這地方走一趟。

其實風景不算漂亮,但是可以靠近大自然,在涼涼的空氣氛圍之下,就會令我感覺舒服。不喜歡擁擠的感覺,最怕就是炎熱的時候。恰好在這裡,可以時時刻刻保持一種寧靜,每次從碩士宿舍走路上學,就是我享受輕鬆的時刻。久了,好像喜歡上走路了。

這個星期參加了學校的健走活動。健走的路綫,就從學校出發,然後翻過后山,才可以走到終點。健走路綫要求參與者在四個休息站全蓋章后,才可以凴券換取健走活動的特製衣服。超糗的是我和其中一位朋友竟然太投入照相,竟然忘了沿途要蓋章的事情。走到第四站,還遇上了囂張的工作人員,不肯為我們補蓋,實在氣煞。還好到了終點處,終于成功補蓋了,不然走了三個小時,卻得不到應該得到的活動衣服,肯定會有一點遺憾。



暨大健走起點。

一路走走看看的。看到一棵棵豎直的檳榔樹矗立在路旁,我對朋友說檳榔樹好漂亮,他們把我當白癡,因爲不會有台灣人會稱檳榔樹漂亮,呵呵。



后山的鄉村小路。



“剛”字都寫錯了。



筆直的檳榔樹。

中途的茶葉種植地,是我最喜歡的地方。我好久沒看見像這樣一整片綠油油的種植地了,讓我異常興奮的,一直在狂拍。 在這裡,我找回了生活的自由與悠閒。



綠油油的茶葉園。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車埕火車站

每每全新一周開始上課的時候,同學都會編排好周末的節目。我們之中,台灣同學尤是,時常表現得非常積極。

這個周末,同學本來想帶我們到日月潭和九族文化村,但是卻因爲陰晴不定的天氣不太適合遊湖,大家唯有改變行程到南投車埕火車站參觀。

朋友說這不是台灣的著名景點,很少人會來這裡參觀。我想,反正我是帶著一雙外來的眼睛來到台灣,只要是新地方,對我來説就已算是新鮮和值得遊覽的了。

我在木覽展示舘的告示牌,讀到了關於車埕的一些歷史資料。這裡曾經歷了三種輝煌文化的洗滌:“鐵路文化”,“大壩文化”和“木業文化”。車埕山村本來是人車鼎沸、商賈雲集的繁華景象,但是幾度繁華后就沉寂了。



南投車埕火車站。



可愛的小餐館。



歷史火車。



木覽展示舘。

在車埕的小湖走走停停,第一次看到梅子樹,原來還沒被摘下來釀成梅酒前的梅子是長成這樣子。



親眼看到梅子樹。

恰恰也遇上了短暫的好天氣,我興奮得一直往天空照相。在紐西蘭回來后,我已徹底愛上了藍天。有時在踱步到所辦的時候,都會時常擡起頭望著無際的天空,那種感覺時常令我舒暢與心怡。



我好喜歡的天空。



寧靜的車埕小湖。

午餐的時候,朋友帶我們到“董肉圓”吃午餐。店裏擠滿了人,生意非常火紅。這是表皮由麵粉製成,而内餡是碎豬肉和筍塊的台灣小吃。肉圓上桌的時候,只配有些許肉汁。朋友特別吩咐,在吃上一半的時候,就要停止,然後加上店裏準備的清湯,把本來的肉圓變成肉圓湯后再繼續,味道就會不一樣了。



“董肉圓”出品。



東南亞所的朋友們。

我們最後到慈恩塔參觀。要走過570公尺的梯級,穿越一路的樹林,才會來到慈恩塔。這時的天氣已開始變得灰蒙蒙,四周圍都籠罩著一片白霧。我們走到慈恩塔的最頂端,冷冷的空氣圍繞著我們。台灣春天的天氣很反常,炎熱的白天會突然轉涼,讓人抓摸不定。披著的外套,時常被我一下子脫掉,一下子又穿上。



長得好奇特的樹幹。



慈恩塔。



白白的沙石在現場看上去很像薄薄的雪地。

春天的白天比夜晚來得比較短。離開慈恩塔的時候,天已逐漸黑了。我們在埔里鎮解決晚餐后,才搭學校巴士回到山上。台灣到處都充斥著連鎖店,在這小小的埔里鎮就有好幾家不同類型的連鎖店。我們走進“八方雲集”吃晚餐,朋友告訴我這是一家水餃鍋貼連鎖店。我有點難以置信,印象中的連鎖店都會比較乾淨寬敞,這小小的水餃鍋貼店,裝潢簡陋,只簡單地擺放幾張桌椅,空調也沒開呢!



八方雲集” 水餃鍋貼店。

看來我在台灣,真必須學會放開一些刻板印象。

2011年3月15日星期二

我是學生


在台灣念書已進入第三個星期了。適應新環境沒有太大的問題,不算年輕了,很多時候,一些事情,反正一個人去做,其實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其實,真的很感激在紐西蘭的經歷,雖然那時候不算一個人在過生活。只是那樣的大環境下,我總有機會好好地訓練自己,特別是在面對難題的時候,要怎麽表現從容。

我是急性子的人,每每在面對難題,縱使小事情,也總會有一份難耐的感覺,幸好有了生活上的磨煉,而今,我總算可以在看事情的時候慢下腳步。

昔日感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走路是多麽可怕的事情。説穿了這是不甘寂寞的表現,更是害怕與在意別人的眼光。真的,我起初還不能確定自己的轉變與成長。然,而今,至少我知曉,紐西蘭的生活帶給我真正的收穫是學會如何放開,如何將複雜的事物簡單化。所以在這裡,我重新學習,如何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走路,少了那份束縛,生活是蠻自在的……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圖書館。



這是我最喜歡的走道。



在樹下吃午飯,多逍遙。



這是欖仁樹。

但是,我想說,其實我遇上太多太多的好人了。蓉再三叮嚀她在台灣的朋友要好好地照顧我。因此,我在剛抵步的時候,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過程還是順利的。他們都幫了我好多好多。

到學校的第一晚,打開房門,床褥棉被都準備好了,我睡得很甜。



環境舒適的宿舍。

台灣的新朋友都蠻好的。所上(東南亞研究所)的同學,學姐學長們,看我一個人很寂寞的時候,都會熱情地招待我一起吃晚餐,一起打麻將,一起逛夜市。

上課的日子,原來比工作還要忙。我以爲逃離工作后,日子比較悠閒,但是不盡然。這個學期在所辦(東南亞研究所辦公室)值3個班,為微薄的獎學金掙多些零用錢。加上3門課的課節,我星期一至星期四的大部分時間都會在所辦裏。每個星期的周末,就被一堆作業,心得報告與必讀文章淹沒。時常選擇在研究室裏趕課業,要不然就是在那裏晃時間。原來蓉說得沒錯,研究室真的會變成宿舍后的第二個家。



所辦,我在這裡值班,作衛生,送公文。



所辦會議室,我們上課的地方。



我在研究室的座位。

可能還沒進入狀況,因此很多事情會感覺力不從心。但是,生活算充實,因爲我都在忙著自己喜歡的事情。每每上課,老師的授課方式,生動地切入與討論刻板的學術理論,都讓我學習到許多先前沒辦法掌握的知識。感覺自己太缺乏知識了,這樣的學習是值得的。

不敢寄望明天會過得如何,只希望當下過得好好的。



這是黃花風鈴木。



都開滿花了,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