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東南亞所的老師,幾乎每位都有作品上榜。特別選了宜君老師發表的場次,想聼聼她的研究成果,但是剛好她卻把發表的機會讓給研究後輩。沒能看到宜君老師發表,讓我有小小的遺憾。
在另一個場次,有機會聽到美賢老師發表有關“遲到的現代性”的殖民壓迫議題。讓我對老師的專項有更多的了解。因爲有想過要找老師當論文指導教授,所以才會選擇聆聽老師發表的場次。
寫在現在的這個時候。我其實是極度介意班上的同學,或是學長姐一直問我,爲什麽沒有上過美賢老師的課,卻要選擇老師當論文指導教授的事情。在我的認知了,很多事情不是一定要經過大家自認為的步驟來進行的。就像自己當初去紐西蘭,抑或工作幾年后才突然選擇來台灣念書的決定一樣,我從來就不是處事太嚴謹的人。
今年的年會在淡江大學舉辦。軒走在昔日就讀的淡江大學,再一次向我說,淡江比起暨大,設備如何好,學生福利如何周全。尤其是對於一踏出校門口就有夜市可以逛,為淡江表現驕傲,對淡江的情意結表露無遺。
我只想說,這些設備,學生福利到底是從學生繳付昂貴的學費才得以享受。斷不是其他公立大學可以負擔得起的。說夜市,這是埔里鎮和淡水市的規劃問題,怎麽可能要求在高山地段的暨大一出校門就有逛不完的夜市?
有時,我是沒辦法消化如斯的投訴與比較。沒有反感,只是覺得這些投訴偶爾特顯貧血無力。
淡水小巷。
淡水各式餐廳。
軒帶我們到淡水老街走走。晚上的淡水老街下著毛毛細雨,我們到淡水紅樓中餐廳參觀,淡水紅樓建於1899年,是台灣經營船頭行的富商李怡和建於清末的宅第。
紅樓。

紅樓前留念。
老街旁還有精品店。
可愛的小貓咪。
之後,我們還在老街旁的小吃店,吃淡水“阿給”,一種被挖空的四方形豆腐,加入冬粉碎肉當内餡,再以魚漿封實,煮燙出鍋。
排列整齊的淡水老店。
淡水“阿給”。
我們在淡水,只有短暫的夜晚,但是很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