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

台灣好行.台北

想起昨天在基隆,我想向公車司機確認去九份的公車,卻得到他不耐煩的回應。今天來到台北捷運站,我和朋友向那裏的路人問路,他們也仿若見到洪水猛獸般,二話不説急著離開。另外一名像極道地人的阿姨還乾脆告訴我她不是台灣人,直接走開。我已經不知道要作何想象了。大城市的人,真的會那麽不耐煩嗎?

我之前來過台北參觀,因此對這裡的景點已有點認識。到西門町,一定不可以錯過嘗試阿宗麵缐,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麵缐。每每來到這裡,都會看到許多旅客邊坐邊捧著碗子,甚至站著品嘗讓人垂涎欲滴的麵缐。看到朋友讚不絕口,慶幸我沒有推薦錯誤。



西門紅樓前身為戲院,1977年後被列爲第三級古蹟。



阿宗麵缐1975年開始營業。



麵缐裏加的是大腸而不是蚵仔。

我們之後來到中正紀念堂,剛好遇到這裡舉辦義賣會,自由廣場前簇擁著許多人群。想不到沒有抓准時間來到這裡,還很幸運可以看到衛兵交接儀式。不論看過多少次衛兵交接,我都會讚嘆衛兵的堅定意志力。旅客圍繞在他們身旁,狂按相機快門,盡說些聼不懂的語言,然而,這些衛兵依舊堅定不動,那種毅力實在難得。

朋友在文獻舘裏細讀蔣中正的歷史事跡。問起我來,我卻一知半解。孫文和蔣公那千絲萬縷的關係到底要從何開始了解。我們疑惑,過往觀看《宋家王朝》,宋慶齡和蔣公在面對日軍外患和共產黨内憂之時,彼此在政治上是否真的存有摩擦和芥蒂。我之後查閲了資料,了解到蔣公曾違背孫中山的治國政策,嚴厲對付共產黨和工農群衆,這使得宋慶齡和他在政治上決裂。在1927年4月22日,宋慶齡更與國民黨左派人士和中國共産黨人士聯名聲討蔣公的叛徒行徑,並於同年7月宣佈退出國民黨,9月移居歐洲。



中正紀念館。



簇擁的人群。



模擬蔣中正的辦公室。



中華民國旗幟。

在歷史故紙堆裏晃了幾乎兩個小時,我們步行到台灣總統府參觀。我曾聼宇軒說,要是看到街道出現許多警察和憲兵,那就代表總統正在路上要回府了,因此他們必須負責維持交通秩序。我和朋友在總統府對面等了好久,卻不見馬總統的蹤影,累得蹲了下來。總統府剛好播起歌曲,我們還在高談闊論,傳來的歌曲到底是什麽一回事,旁邊站著的警察已經訝異地看著我們了。觀望四周後,我才發現那可能是台灣國歌,因爲馬路上的人群都站著不動了。我和朋友當下只感覺糗死了。我們趁旁邊的警察不留意,趕快離開了那裏。



台灣建國100年。

晚上是我最期待的台北101跨年演唱會。那是在擁擠人群中,與台上歌手合著聲音,觀賞101煙花的跨年活動。我在挨肩擦背的人海中,絲毫沒有感覺冬夜的寒冷。五月天出場的那幕,引起全場轟動。那首《突然好想你》音樂一下,不禁然讓人感動。歌詞與旋律震撼之際,且讓人不期然地回首這年來許多的生活記憶。跨年的煙火是多麽地璀璨絢麗,年末冬夜,我感觸得想掉下一滴淚。



台北101跨年演唱會。

2011年12月30日星期五

台灣好行.野柳

當我還沉醉於台灣人是非常熱情的説法之時,三天在台北的遭遇,慢慢讓我體認到大城市的生活,還是有一點點差別。差別在於這裡的人感覺比較忙碌,步伐比較輕快,路人表情冷丁丁。他們擦身而過,仿若忙著追趕稍縱即逝的時間。

我和朋友到台北車站,想搭乘客運到野柳。我們走向售票櫃檯,只來得及說:“請問……”,櫃檯阿姨已目無表情地打岔:“直走轉右”。我錯愕,忙解釋我的目的。話也才剛說完,她已急躁地指向旁邊的櫃檯,示意我們去那裏才對。我心中不禁嘀咕:“是有那麽急嗎?”。

我之後和同學討論這經歷,她說台北人太自以爲是。當然,我知道這是對台北人的文化想象,不能籠統概括台北人都是如出一辙。其實我那來自台北的同學和朋友還是很樂意助人的。可能在台北,工作與生活的壓迫比較顯突,因此他們對陌生人才比較冷漠。



野柳漁港。



野柳地質公園入門處。

雨天去野柳地質公園,加上冬天寒風凜冽,整個人都裹在冷空氣中。幸好我是自由行,所以才不至於因爲時間緊促,冒著雨匆匆地走馬看花。野柳地質公園最著名的旅遊地標是女皇頭,她是一種蕈狀石,受千百年海浪,雨水和風的侵蝕,加上地殼不斷擡高後而形成的。蕈狀石奇形怪狀,有些像極蜂窩般。在地層中可以看到新世淺海生物的化石,自然風化的洞穴,還有壯觀的野柳山岬。



這是自然風化的壺穴。



風化窗。



海蝕平臺。



粗頸期的蕈狀岩。



蜂窩岩。



淺海生物的化石。



女皇頭蕈狀石。

想起朋友一抵達野柳地質公園,就急切地尋找女皇頭蕈狀石,然後趕在被日本旅客圍觀之前,拍一張滿意的照片。至於其他的景點,她則表露出可參觀以否的模樣。那令我覺得有必要重新思索旅行的意義。

旅行只是拍幾張地標照片,見證曾經駐足的地方,還是可以選擇品賞沿途的細節,在那裏找尋隱藏的歡愉?我開始覺得太公式化的旅行形式,總讓人欠缺一些深度與真實感。因此,我每每提醒自己,要多放眼留意身旁的小事物。那是曾經一段旅行生活帶給我的寶貴體悟。要適時駐足停頓,用心欣賞沿途風景……



充滿興味的野柳行。

台灣好行.九份

冬夜下起延綿細雨,冷飕飕的天氣讓人倘徉在熙熙攘攘的九份老街,還是不禁然打冷噤。1990年,侯孝賢在這裡拍攝電影《悲情城市》,至此令這座城市充盈著悲情氛圍。在這裡,仿若讓人輕易掉入泛黃與斑駁的回憶裏。

九份老街,那舊式的建築物,大紅燈籠高高挂的盛況,流露出一股復古風。這裡的小商鋪,售賣許多懷舊美食:芋圓、黑糖痲糬,紅糟肉圓,讓旅客們愛不釋手。朋友忙著逛商鋪,為家人同事選購伴手禮;我逕自走在濕答答的老街,想在取景框裏抓下淡淡的哀愁。

老街兩側懸挂著紅彤彤的大燈籠,亂中有序。燈籠上有兩行字:九份山城,夜夜越美麗,在雨天的承托之下,更顯淒美動人。不久前,我試過白天來參觀九份,卻沒有太多感受。還是夜晚,才可以凸現九份的美麗與哀愁。



淡淡哀愁的氛圍。



熙熙攘攘的九份老街。

那用來禦寒的羽絨外套在雨中濕透,雙手也因爲冰冷而僵直了。我從高處望下,老街充斥著朵朵雨傘花,幾乎沒有絲毫隙縫。旅客們共傘踱步,縱使雨天穿梭在狹窄的老街裏不免狼狽,然而,那種情景總令人感覺特別惟美哀傷。



那美麗的朵朵雨傘花。



長長的老街階梯。

我冷得打哆嗦,惟有走進那裏的賴阿婆芋圓店鋪,點了杯芋圓,企圖驅走寒意。雙手握著杯子,讓溫熱從手指尖流淌。吃下有嚼勁的芋圓,之前因爲寒冷而僵硬的肩頸也逐漸鬆弛下來,身體也暖和了許多。



路人避雨的情景。



賴阿婆芋圓店鋪。

倘若這是一座悲情城市,我願在我離開這裡之前,留下過往的悲傷記憶,埋葬那曾經的傷痛經歷。要自己過得比從前快樂。



九份山城,越夜越美麗。

2011年12月29日星期四

台灣好行 . 鹿港小鎮

旅行的時候,我和朋友真的遇到太多熱情的台灣人了。第一晚到逢甲的時候,朋友打電話給旅館的老闆,嘗試向她確認旅館的地點。她二話不説,馬上毛遂自薦,趕來朝馬客運站載我們,使我們省卻了很多時間。第二天早上,我們在台中車站找客運到鹿港,向一名阿姨問路。阿姨當下很熱情,她說自己不趕時間,然後帶我們穿越幾道小巷,走了一段路去找彰化客運。路途中,我們侃侃而談。阿姨告訴我們,“一府二鹿三艋舺”的故事與有關台灣珍珠奶茶的來由。我那時聼不明白前半段,只聼懂珍珠奶茶的發源地是在台中。

參照網絡資料後,才知道琅琅上口的:“一府二鹿三艋舺”,原來是指清領時期全島三大港市的盛況。一府是台南市,二鹿是彰化縣鹿港,艋舺則是今日的台北萬華。這三個城市都有港口進行航運,除了為台灣提供重要的交通方式,還是當時的經濟命脈。至於對珍珠奶茶的大略記載,原創者是台中春水堂的研發部經理林秀慧。她是透過應用粉圓與奶茶結合的概念來研發珍珠奶茶。珍珠奶茶是在民國76年才紅遍整個台灣。

在鹿港小鎮,風刮得很兇。我們走在路上,感覺一絲寒意。來到龍山魷魚肉粳店鋪,裏面沒有任何顧客。我剛以爲是被網絡找到的旅遊資訊欺騙了,但是吃下第一口魷魚肉粳麵後,才知道物有所值,非常好吃。至於榮獲台灣百大名店的阿南獅,我反倒覺得那裏的一口蟹酥和紅蝦猴酥沒有到非吃不可那樣子。雖然還算好吃,但是食物有點過咸,美中不足。我和朋友之後還忙著找飲料解渴。



這是我和朋友一致認爲好吃的魷魚肉粳。



一口蟹酥和紅蝦猴酥。



天后宮奉祀天上聖母媽祖。



早年是閩籍的守護神。

我喜歡鹿港小鎮,不只是因爲有好吃的。那條長長的鹿港老街,更讓我流連忘返。兩側的店鋪古樸淡雅。我們踱步在老街裏,參觀每間店鋪,售賣的古書畫,瓷器,銅鼎、木雕等藝術作品,都富有古典和雅致的色彩。這裡還有售賣多樣古色傳香的鹿港名產。最記得那售賣古早味梅餅的86嵗阿嬤,樣子非常慈祥,一直殷切地邀請朋友嘗試她的手工梅餅。



鹿港老街。



這其實是一間餐館。



瓷器店鋪。



店鋪古樸淡雅。



漂亮的紙傘子。



烏魚子是以鯔魚卵巢鹽漬後陰乾的水產加工食品。



古色傳香的名產。



慈祥的阿嬤。

想起早上的阿姨,我其實很想了解,台灣人是如何保留這份待人處世的熱情?當然,我相信不可以一竿打翻一船人,每每看到台灣超誇張的新聞報導,就知道這裡不盡然是全好的。但是,爲什麽大部分的人,至少我遇到的每個台灣人,還是寧願對陌生人投於信任與友善,這是多難得的事情。

我和朋友聊天,不是說在馬來西亞,社會治安不靖,因此每每我們都有一份顧慮,唯恐我們的單純會被利用,所以面對陌生人,最好拒絕接觸。我承認很多時候,對待陌生人,我是執意表現冷淡的。我想,台灣也一樣也有社會問題吧?他們怎麽可能不需要憂患?那究竟爲什麽好像只有我們在害怕、冷淡與拒絕?



可愛的大木屐。

台灣好行 . 心之芳庭

我和朋友搭乘計程車到台中心之芳庭。一路上,司機用閩南語和我閒聊,然後我以中文回答。因爲本身聼得懂閩南語,所以沒有特地告訴司機,我是外國人。直到他問起我是不是北部人後,才發現我來自馬來西亞。他一直説聼我的口音,察覺不出來我是外國人。我和朋友當下覺得好笑,因爲在旅途中,我已經不是第一次被錯認爲台灣人。



愛與幸福的莊園。




藍天白雲的天氣。



Marché市集。

心之芳庭是非常適合情侶約會的地方。這裡也被稱為愛與幸福的莊園。我之前看到有關心之芳庭許諾禮堂的介紹,就非常喜歡這個地方。之前在紐西蘭,錯過了參觀Te Anau的玻璃教堂,因此想在這裡感受那白色純淨的氛圍。如果剛好遇到新人結婚行禮,那場面該是多麽溫馨浪漫的。只可惜來到這裡,才知道許諾禮堂沒有對外開放,而且還要預約才可以進去參觀,我當下有點遺憾。

除了進不了許諾禮堂的小小遺憾,其實大部分時候我還是很享受在這裡參觀拍照。這裡的建築物都特別花心思設計。每個建築物都有不一樣的主題。那牆壁上一根根寫滿心願的木湯匙,砌成四個英文字母LOVE的陳設、陽光照射下,發亮的樹木,讓人走在這裡,心曠神怡。



相守之井。



小甜心。



親親我的家。



Chochoco巧克力店。



香草舖子。



許願湯匙。

可能在台灣久了,接觸這裡的説話方式,因此不知覺有了點台灣腔。我不說我的中文進步了,抑或承認我終於被台灣同化了。因爲我真的不覺得有必要完全依據台灣式中文,來判斷我個人的中文水平。至於說同化,也宛如在表達主流文化終於把非主流文化吞噬那樣子。因此,我只承認,在不同的地方,我有機會了解更多不同的語言與文化。

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也一直調侃我,說馬來西亞人,就必須以馬來西亞式的中文交談,這樣才會有親切感。我偶爾會開玩笑,說他們把“下班”講成“放工”,“熱水”說成“燒水”之類的。但是,我沒有忘記,我是從這樣的語言與文化環境中成長的。我沒有任何貶低之意,就像在台灣,宇軒對我的發音作糾正,我也只把它當成是學習,而不至於對自我產生卑劣感。



漂亮的意境。



LOVE的陳設品。